一、黄金首饰的鉴定方法是哪些
4.音韵弹性:成色高的黄金首饰受敲击或往硬地抛掷时,发出“噗嗒、噗嗒”的沉闷低声,且无音韵、无弹力,K金有音韵、有声、有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者,成色越差。
5.试金石:利用金对牌(已确定成色的金牌)和被试首饰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黄金首饰成色。此法应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进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阳光线和白炽灯下进行。
6.用酸点:在试金石上分别磨出被鉴定首饰和对牌的金道,用玻璃棒点试硝xiao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反应,故颜色不变。若非金或非纯金,金道则消失或起变化。
变化规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视其金道消失情况,比较对牌就可确定黄金首饰成色。
二、黄金有多少种,怎么鉴定
黄金是在自然界中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
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对象,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出,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
生金分矿金和沙金两种。 矿金,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石经过开采、粉碎、淘洗,大颗的金可以直接拣取,小粒的可用水银溶解。
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 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间。
沙金,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于是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北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
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有金条、块、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片、板等。
由于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没有提纯设备,而只熔化未提纯,或提的纯度不够,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黄金。人们习惯上根据成色的高低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
按含金量不同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 黄金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一般指达到99。
6%以上成色的黄金。 赤金和纯金得意思想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
6%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
2%-99。6%之间。
三、真伪黄金鉴别方法有哪些
真伪黄金鉴别 黄金首饰的主要品种有戒指、耳环、项链、手镯、胸针等,选购黄金首饰时首先要识别其真伪,方法是: 一掂重量。
黄金饰品与同样体积的金属饰品相比较,黄金的重量大。 二是听声响,将金饰抛摔在地上,会发出“噗嗒”的响声,含量低的则发音清光脆。
三是看颜色。黄金饰品的光泽经久不衰,含金量高的饰品呈红色,差的为黄色。
四是试硬度,饰品含金量越高越柔软,用硬针尖划一下,有明显的痕迹出现;含金量低的印痕模糊。 五是手弯折。
真金质软,用手弯折,易弯不易断,而成色差的饰品则易断不易弯。 六是用火烧。
用烈火烧饰品,真金耐烧不变色,假金烧后则失去光泽,甚至变成黑紫色。 七是酸试验。
黄金不溶于yan酸、硫酸、xiao酸、而其他金属遇到三酸即起变化。
四、鉴别黄金的真假有几种方法
黄金首饰的主要品种有戒指、耳环、项链、手镯、胸针等,选购黄金首饰时首先要识别其真伪,方法是: 一掂重量。
黄金饰品与同样体积的金属饰品相比较,黄金的重量大。 二是听声响,将金饰抛摔在地上,会发出“噗嗒”的响声,含量低的则发音清光脆。
三是看颜色。黄金饰品的光泽经久不衰,含金量高的饰品呈红色,差的为黄色。
四是试硬度,饰品含金量越高越柔软,用硬针尖划一下,有明显的痕迹出现;含金量低的印痕模糊。 五是手弯折。
真金质软,用手弯折,易弯不易断,而成色差的饰品则易断不易弯。 六是用火烧。
用烈火烧饰品,真金耐烧不变色,假金烧后则失去光泽,甚至变成黑紫色。 七是酸试验。
黄金不溶于yan酸、硫酸、xiao酸、而其他金属遇到三酸即起变化。
五、黄金首饰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5.试金石:利用金对牌(已确定成色的金牌)和被试首饰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黄金首饰成色。
此法应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进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阳光线和白炽灯下进行。 6.用酸点:在试金石上分别磨出被鉴定首饰和对牌的金道,用玻璃棒点试硝xiao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反应,故颜色不变。
若非金或非纯金,金道则消失或起变化。变化规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
视其金道消失情况,比较对牌就可确定黄金首饰成色。
六、鉴别黄金的方法是怎样的
黄金是“十赤九紫八黄七青”,意思是:赤色的含金100%,紫色的含金90%,黄色的含金80%,青色的含金70%。
(1)声音法鉴别黄金与纯度。让首饰落在硬的地方,若声音沉闷,则说明其成色好;若声音清脆,则说明成色差。
(2)折弯法鉴别黄金真假。用手将饰品折弯,真金质软,容易折弯,但不容易折断;若是假的或是包金的,一般容易断,但不容易弯。
(3)划迹法鉴别黄金真假。在黄金表面用硬的针尖划一下,便会有非常明显的痕迹;若是假的,其痕迹会比较模糊。
(4)重量法鉴别黄金与纯度。目前,已知的物质中,其比重最大的就是黄金,其比重为19.37,重量相同的赤铜、黄铜,其体积要比重量相同的赤金、黄金大得多。
先看看颜色,然后再用手来掂掂它的重量,即可知道。 (5)火烧法鉴别黄金与纯度。
用烈火烧黄金首饰,能耐久而不变色;若是假的,则不耐火,燃烧以后会失去光亮,且会变成黑褐色。
七、如何辨别黄金
1、黄金是否有白色亮点 用料剪将金条或金首饰剪断,用放大镜观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点,由于黄金和铱无法融合在一起,则表示该黄金中掺有铱。
2、测比重。 先用天平测量一块纯金条的重量,接着把金条放入量杯,倒水淹没金条。
再把被检测的金条放入量杯,观察水的刻度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发生变化,即说明该金条不是纯金。但如果是金首饰,此法就不适用,因为金饰品里面有空气。
3、真金不怕火炼。 把金条或金首饰放在火上烧一会,观察其变化。
由于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故纯度不够的金条会变灰;而纯金经过火烤后颜色会红得发亮。不过,此法对首饰可能有一定破坏。
八、黄金如何鉴别
鉴别黄金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一些鉴别方法。 (1)看颜色: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
在没有对比金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色泽确定大体成色(以青金为准则。所谓青金是黄金内只含白银成分);深赤黄色成色在95%以上,浅赤黄色90--95%,淡黄色为80--85%,青黄色65—70%,色青带白光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
通常所说的七青、八黄、九赤可作参考。 (2)掂重量:黄金的比重为19.32,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
如同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
此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3)看硬度: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黄金饰品比成色低的柔软,含铜越多越硬,折弯法也能试验硬度,纯金柔软,容易折弯,纯度越低,越不易折弯。
(4)听声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叭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5)用火烧:用火将要鉴别的饰品烧红(不要使饰品熔化变形),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如表面仍呈原来黄金色泽则是纯金;如颜色变暗或不同程度变黑,则不是纯金。一般成色越低,颜色越浓,全部变黑,说明是假金饰品。
(6)看标记:国产黄金饰品都是按国际标准提纯配制成的,并打上戮记,如“24K”标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标明“18K”字样,成色低于loK者,按规定就不能打K金印号了。目前社会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号、仿制戳记,用稀金、亚金、甚至黄铜冒充真金,因而鉴别黄金饰品要根据样品进行综合判定来确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
努比亚z9max手机音乐效验
该机拥有HIFI级音乐芯片,音乐效果不凡。具体体现在:1.音量调节,正常听音乐中高低音都是一个音量,而杜比音效能动态扩大某个音量。比如放打鼓声,杜比会及时提高低音加强鼓声。2.加强音域,杜比音效有开阔、集中、…
-
是atChristmas还是inChristmas
此处该用“on”。在圣诞节正确表达应为 “on Christmas ”。有具体日期的,比如知道几月几日的都用“on” ;不知道日期,但知道年份和月份的用“in” ,知道具体时间,比如几点几分用“at”。…
-
个体工商户应交纳什么税
纳税标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文件精神 ,定期定额征收方式适用的税种及税率如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是什么意思
材料成本差异额,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差异率负数表示节约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小。正数表示超支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大。…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 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