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百科大全 > 百科

郑和七下西洋

作者:马龙华
2020-02-22
百科

郑和七下西洋

一、【郑和七下西洋的整课文(5年级)】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多人.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一共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正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二、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

1433(明宣宗宣德八年七月癸丑)7月18日,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回到北京。

七次出使西洋,前后共28年,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为后来欧洲航家所未及,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字三宝。据传,其三十七世祖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他的祖父及父亲都曾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去朝圣。出身伊斯兰教名门望族的郑和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并对西洋事物有所耳闻。

郑和幼年参加明军,为燕王朱棣太监。《明史》郑和有传,称郑和“自幼有材志”、“丰躯伟貌”、“博辩机敏”、“谦恭谨密”、“出入战阵多建奇功”。

郑和受到做了皇帝的明成祖朱棣的信任,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二年(1404年)赐姓郑,从此名郑和。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派遗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序幕。

郑和出使西洋的人员组成,主要人员有水手、官兵、采办、工匠、医生、翻译等27800多人。郑和船队,性能、装备及规模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

船队中较大的船舶称为宝船。宝船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

九桅十二帆,十六橹至二十橹,舵重4810公斤。1957年5月在南京下关三叉河明宝船厂遗址发现巨型舵杆,铁力木制成,全长11.07米。

经测算这支舵的高度应在6.25米左右,可作为上述宝船大小记载的实物证明。 郑和船队有宝船六十二艘,满载丝绸、瓷器、金银、铜铁、布匹等物从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古称刘家港)出发,经福建——广东到达占城(今越南中部)—爪哇—旧港(今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南巫里(今苏门答腊班达牙齐)—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等地。

郑和前三次下西洋到达的主要为今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及南亚的印度等国沿海地区。每到一个国家郑和都以中国使者的身份登上海岸进行访问,向他们颁赐锦绮纱罗、瓷器、金银等礼品。

郑和的船队航行至暹罗(今泰国)曼谷湾时,曼谷海滨高大苍翠的椰子树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旭日升起,火红的朝霞洒遍郑和的庞大的船队。

郑和在其助手的簇拥下走下舷梯。码头上人群热情地向他致意。

僧侣们向他膜拜。人群中来自中国福建、广东的中国商人跪迎郑和的光临。

郑和向当地官员赠送礼品。 郑和船队航行到锡兰时,今日的科伦坡只是一个小海港。

当时锡兰科提王国的首都就在这里。郑和登上了锡兰海岸,当地官员、僧侣、商人(包括中国商人)在码头欢迎中国船队的到来。

郑和对锡兰佛寺进行布施,并立下碑记。碑文中写道:“谨以金银织锦、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

事隔500余年后,该碑在锡兰岛加里镇发现,现保存于斯里兰卡博物馆中。碑文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

它不仅是中斯两国友好交往的珍贵文物,而且是郑和登上锡兰海岸,并在锡兰佛寺进行布施的见证。 郑和的第四至第七次下西洋远航中,最远航行至非洲东海岸。

途经主要国家及地区有满刺加、爪哇、占城、苏门答腊、阿鲁、锡兰、柯枝、古里、甘把里、阿丹、刺撒、南渤利、彭享(今马来西亚彭京河口)、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哥打巴鲁)、加异勒、忽鲁漠斯(今霍尔木兹海峡格什姆岛)、比刺、淄山(马尔代夫群岛)、孙刺、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仆刺喹、苏禄、沙里湾泥、竹步(今索马里)等。郑和历经艰险,在28年(1450-1433)年航海生涯中到达东南亚、南亚、伊朗、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第六次出使,曾到榜葛刺(今孟加拉)访问。榜葛刺国王带着官员及迎宾的礼仪用品,骑着马,排起长长的队列欢迎郑和上岸。

郑和与国王一起,在身穿盔甲的军士护卫下,向王宫走去。王宫大殿前设孔雀翎伞盖百余,又有百余头大象列队,欢迎的场面降重而又热烈。

郑和宣读明成祖的诏书,国王拜接,并叩头谢恩。随后国王举行盛大宴会款待郑和。

郑和船队的访问在亚洲、非洲沿海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激起这些国家对明朝的强烈想往。他们想看一看中国,想见一见明成祖。

当时,渤泥(今加里曼丹)和满刺加的国王和王后都到过我国南京,明成祖盛情接待了他们。东非的麻林国王哇顿亲自率众访问中国,不幸在福州病逝。

另外,在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有十六国的使臣抵达南京。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主要使命就是护送忽鲁漠斯等十六国使臣返回自己的国家。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还特地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沿海各国的联系和交流,亚、非许多国家的人民都非常怀念中国友好的使者三宝太监郑和。

至今,一些亚、非沿海国家还保留着许多有关郑和的遗迹。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有三宝垅市和三宝公庙。

在泰国有三宝庙和三宝塔。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博物馆里还珍藏着郑和当年建立的石碑。

当时,中国以南海为界,把通往各国的海路划分为东洋和西洋。郑和七次出使航海都是走的西洋航线,到达的国家大都是西洋。

三、郑和七下西洋经过哪两个大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史纲要下》第528页到529页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中国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前后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郑和到过的地方有占城(今越南南部) 真腊(今柬埔寨)。

麻林(今非洲东岸)(郑和的航海图藏于矛元仪《武备志》中)也就是说郑和经过了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大洋.半个世纪以后,西欧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新航路开辟.1487年,当巴托洛缪迪亚斯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遇到大风时,遇到了葡萄牙王室后来命名的“好望角”从此开始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向东和西的新航路开辟.。

推荐阅读
  • 努比亚z9max手机音乐效验

    该机拥有HIFI级音乐芯片,音乐效果不凡。具体体现在:1.音量调节,正常听音乐中高低音都是一个音量,而杜比音效能动态扩大某个音量。比如放打鼓声,杜比会及时提高低音加强鼓声。2.加强音域,杜比音效有开阔、集中、…

    百科 2024-09-20
  • 是atChristmas还是inChristmas

    此处该用“on”。在圣诞节正确表达应为 “on Christmas ”。有具体日期的,比如知道几月几日的都用“on” ;不知道日期,但知道年份和月份的用“in” ,知道具体时间,比如几点几分用“at”。…

    百科 2024-09-20
  • 个体工商户应交纳什么税

    纳税标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文件精神 ,定期定额征收方式适用的税种及税率如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百科 2024-09-20
  •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是什么意思

    材料成本差异额,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差异率负数表示节约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小。正数表示超支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大。…

    百科 2024-09-20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 淮南子…

    百科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