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百科大全 > 百科

唐朝官职

作者:李悦一
2020-02-22
百科

唐朝官职

一、唐朝官职

皇帝以下的官员主要是三省、六部、九卿。

1、三师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

三师,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三公,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

亲王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隋废三师,贞观十一年复置,与三公皆不设官属。

2、尚书省 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尚书: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

六尚书:兵部、吏部为前行,刑部、户部为中行,工部、礼部为后行.(吏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礼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 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刑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 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 3、门下省 侍中二人,正二品。

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门下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侍中之职。

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

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门下省有录事四人,从七品上。

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 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

典仪二人,从九品下。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

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 4、弘文馆 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

5、中书省 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令之职,朝廷大政参议焉。

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

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

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通事舍人十六人,从六品上。

6、秘书省 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一人,从五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少监为之贰。

7、殿中省 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五品上。监掌天子服御之事。

8、内侍省 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内侍四人,皆从四品上。 9、内官 贵妃、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正一品。

掌佐皇后论妇礼于内,无所不统。 10、御史台 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

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中丞为之贰。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

簿一人,从七品下。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

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 11、太常寺 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

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少卿为之贰。 12、光禄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

扩展资料: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秦汉以来封建国家中央官制不断变化的结果。其组织较完备,分工较明确,是封建社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

这些一直沿续到清代,基本上没有改变。但有一点与明清不同的,唐代的尚书省有一个总机构,名为“都省”,都省之中以左右丞及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分管吏、户、礼左三部,兵、刑、工右三部。

左右丞处于行政监督地位,而左右司则兼有总务管理的性质。 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开元时皆为正三品(代宗时升为正二品)。

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

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 凡中央各部、寺、监及地方各部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

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多次称中书门下为“机要之司”。《资治通鉴》卷192记载:他于贞观元年十二月对群臣说: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人心所见,至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唐代官制。

二、唐朝官职大小排行

唐朝官制大致上延续了隋朝的体制,主要分为省、台、寺、监四 大组成部分。

省 唐朝的中央政府有六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 1.中书省(决策机关)设 中书令两人,正二品。

中书侍郎两人,正三品。 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

属下官员包括,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

右散骑常 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起居舍人十六人,皆 从六品上。 中书省下又设有集贤殿书院,有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

2.门下省(审议机关)设 侍中二人,正二品。 侍郎二人,正三品。

左散骑常侍,正三品下。 属下官员包括,录事四人,从七品上。

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左补阙六人, 从七品上。

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

典仪二人,从九品 下。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

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 门下省下又设有弘文馆,有学士,校书郎官职。

3.尚书省(执行机关)设 尚书令一人(因太宗曾任此职,故不授予臣下) 尚书左仆射一人,从二品。 尚书右仆射一人,从二品。

尚书左丞一人,正四品上。 尚书右丞一人,正四品下。

(左丞管理吏、户、礼三部,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 属下官员包括,郎中二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都事十二人, 从七品上。主事十二人,从八品下。

三、唐朝的官位大概有那些

唐皇朝的行政机构,承袭隋代,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历史的惯例与经验,再衍生出一些具有执行、监察、侍从或其他功能的机构,共同组成唐皇朝的朝官制系统。

唐代的朝政决策与执行机构是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总的说来,中书省负责发布诏令。

中书省在唐代曾一度称为内书省、西台、凤阁和紫微省,长官中书令通常担任相职,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其下属中书侍郎在唐代初期作为中书省长官的副手,在唐高宗和武后时,开始被任命为宰相。

这种情况到安史之乱后成为惯例,因此中书侍郎在实际上也脱离了中书省的日常事务。 中书省最重要的诏令起草工作,唐代主要由中书舍人实际负责。

中书舍人共有六员,还兼负宰相会议的秘书事务。由于起草诏令事关重大,实际上参与了军国政事,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学才能,也要有较好的政治才干,因此唐代十分重视中书舍人一职,其被视为文学之士担任的最高职务。

此外,中书省还设置起居舍人二人以记录皇帝言行与诏令内容;通事舍人十六人以负责朝见礼仪和传达诏命;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和右拾遗各二至六人的谏官,以对国家政事提出批评和建议。 门下省,在唐代一度被称为东台、鸾台和黄门省。

负责对诏令的审议与封驳,即拥有封还皇帝诏书和驳回臣下章奏的权力。这一职权唐代实际上主要由门下省官员给事中行使,给事中一般设置四人。

门下省长官侍中和副长官门下侍郎通常兼任宰相之职。虽然对诏令照例进行审议并署名,但较少行使封驳职权。

唐玄宗时,李乂任黄门侍郎(即门下侍郎),“乂在门下,多所驳正,开元初,姚崇为紫微令,荐乂为紫微侍郎,外托荐贤,其实引在己下,去其纠驳之权也”。可见门下侍郎行使纠驳权,由于职高望重,对中书省(紫微省)诏令的颁布有一定的牵制作用,以致中书省长官亦不得不有所顾忌。

门下省和中书省一样也设置谏官,包括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和左拾遗各二至六人,以负责对朝廷各项决策的得失进行评论和建议。此外,与中书省相对应,门下省还设起居郎二人,负责朝廷政事的记录和皇帝言行与诏令的记录整理。

为了便于决策活动的进行,中书、门下两省还分别设置一些下属机构与官职。其中较重要的有:中书省下属的集贤殿书院和门下省下属的弘文馆,这两个机构收藏有大量图书,具有皇家图书馆的性质,可供皇帝、宰相和其他官员参考。

史馆,初属门下省,后属中书省,负责国史的修撰。符宝郎,属门下省,负责各种印鉴符节的掌管。

尚书省是唐代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唐代初年,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为正宰相,因此尚书省既是朝政决策机构也是最高行政机构。

但到唐中宗时,由于皇朝内部的权力再分配,尚书仆射被排斥于宰相之外,因此尚书省成为单纯的朝廷行政机构。唐代尚书省的总办公机构称为都省,“掌举诸司之纲纪,与其百僚之程式”。

负责尚书省各类文书的审核、签发与存档,指导六部诸司工作。都省事务由尚书左右丞和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主管。

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在唐代中期以后,多成为授予大臣的荣誉职衔,并不具体负责尚书省日常事务。 尚书都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之下又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吏部主要负责官吏的铨选、考课、封爵和勋赏;户部主要负责户籍、土地、赋役、仓储和市易;礼部主要负责科举考试和礼仪、祭祀;兵部主要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刑部主要负责刑狱和财政审计:工部主要负责国家土木工程和屯田、水利。六部的长官为各部尚书,副长官为各部侍郎,而诸司的长官为各司郎中,副手为各司员外郎。

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任务,是上承皇帝和宰相等最高决策集团所颁布的诏令,把它们拟定为具体实施的政令,再颁发给朝廷的九寺五监及地方各府、州、县具体执行。另外,六部诸司还负责检查和处理朝廷各部门和地方府州向尚书省申报的一般行政事务。

因此,朝廷的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以及国子、少府、军器、将作、都水五监,实际上是接受尚书省指令的下级事务机构。正如唐代史学家苏冕所说:“九寺、三监……是王者之有司,各勤所守,以奉职事,尚书准旧章立程度以颁之。”

九寺的长官称为卿,总称为九卿,其副手为少卿和丞。国子监的长官称为祭酒:都水监的长官称为使者;少府、将作、军器监的长官都称为监。

九寺五监的职权范围,上承尚书省六部诸司,且与六部有大体固定的对应关系。按照唐代的“故事,诸司、诸使及天下州府有事,准令式合申省者,先申省司取裁”,“然后施行”。

这里的诸司即指九寺、诸监、诸卫,省司即指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在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枢要地位。

为了使官吏系统有效而正常的运转,除了建立各种与决策和行政机构有关的制度外,还必须对各级官吏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为此,唐代承袭前代制度,建立御史台,以监督各级行政机构对国家政令的实施,以及对违犯朝廷法纪和律令的官吏进行纠举和弹劾,即“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唐代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副长官为御史中丞。唐代中。

四、唐代官职有那些

官吏制度

中央官制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监察);

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荣誉职务)。

地方官制

虚设(道)置观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乡:耆老;

里:里正;

村:村正;

保:保长;

邻:邻长。四家一邻,五邻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乡;一自然村为一村。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同级。

五、唐朝的官职名和作用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对唐代的职位与品级有这样的概括: 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唐制,有勋、有阶、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四者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勋、阶高者,亦有勋、阶卑而官、爵高者.宋朝列衔,凡阶高官卑则称“行”,阶卑官高则称“守”,官与阶同则无“行”、“守”字.今制惟以官为定,为是官,则勋、阶、爵随之,无复叙劳、叙功之意 至于清代,实行的是一种相当简化的散阶制度,自正一品到从九品十八阶而已 清朝的官位等级划分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六、唐朝贞观年间的官职表

中国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秦律中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除.故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尚书仆射为尚书令之副.尚书令阙,仆射便是尚书台(后称省)的长官.仆射初置一人,至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始分置左右仆射 .左右仆射分领尚书诸曹,左仆射又有纠弹百官之权,权力大于右仆射.尚书令阙,则左右仆射为省主.魏晋以后,仆射已处于副相地位,号称端副(尚书令称端右).但自魏晋至南北朝,仆射之上还有录尚书事、尚书令,至陈时,因其权重,此二职已基本不置,仆射的权力独重.隋文帝时,废录尚书事,尚书令虽设而常缺.于是尚书左仆射成为朝廷首相.唐初,大抵继承隋文帝时期的制度,但唐太宗也曾以仆射当求访贤才为理由,命令尚书省细务悉由左右丞处理,有冤滥大故才呈报仆射,这就限制了仆射全面综理政务的权力.贞观二十三年(649)唐高宗即位后,李?为左仆射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自此,仆射入政事堂议事,就例加此号,表明仆射已不是当然宰相.唐玄宗以后,仆射不再加此号.从此仆射就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唐代后期常以仆射为节度、观察等使的加官,用以表示其品秩的高下.于是仆射成为虚职,不但不是宰相,连尚书省本省事务也不过问.五代至宋沿袭唐代后期之制.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此后不再有仆射之名. 仆射 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以至于军屯吏、驺、宰、水巷宫人皆有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除.故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而言. 尚书仆射为尚书令之副.尚书令阙,仆射便是尚书台(后称省)的长官.汉武帝至元帝时,兼用士人与宦官为仆射,宣帝时,宦官弘恭为中尚书令,宦官石显为仆射;元帝时石显为令,牢梁为仆射.均专权用事.至成帝时,罢宦官专用士人,置尚书五人,以一人为仆射.仆射“掌授廪、假、钱、谷”.大约当时尚书的机构较为简单,所以仆射主管具体事务较多.东汉时,尚书台称为“中台”,主管全国机要政务,组织扩大,仆射与尚书令同为台中长官,与六曹尚书台合称八座,台中具体事务遂移归尚书左右丞及诸曹尚书侍郎.仆射初置一人,至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始分置左右仆射.自此以后,或二或一,置二人则分左右.左右仆射分领尚书诸曹,左仆射又有纠弹百官之权,权力大于右仆射.尚书令阙,则左右仆射为省主.魏晋以后,仆射已处于副相地位,号称端副(尚书令称端右).例如东晋谢安、北魏李冲、北齐杨愔等都是以仆射分掌或专掌朝政.但自魏晋至南北朝,仆射之上还有录尚书事、尚书令,至陈时,因其权重,此二职已基本不置,仆射的权力独重.隋文帝时,废录尚书事,尚书令虽置而常缺.于是尚书左仆射成为朝廷首相.高颎为左仆射达十九年,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颎共掌朝政.杨素代高颎为左仆射后,隋文帝以其权重,对之疑忌,命他三五日一至尚书省评论大事,表面对他体恤和尊崇,实则削夺他的权力.隋炀帝时,杨素进位尚书令,买不问事;杨素死后,尚书令位阙.大业三年苏威被罢官后,尚书仆射也不再补授.唐初,大抵继承隋文帝时制度,尚书省置令而虚其位,仆射总领省事,与中书令、侍中同掌相权,而左仆射为首相.房玄龄为左仆射前后达二十年,号称贤相.但唐太宗李世民也曾以仆射当求访贤才为理由,命令尚书省细务悉由左右丞处理,有冤溢大故才呈报仆射,这就限制了仆射全面综理政务的权力.贞观二十三年(649)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绩为左仆射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自此,仆射人政事堂议事,就例加此号,表明仆射已不是当然宰相.中宗、睿宗时,还有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也不参加议政的仆射,唐玄宗以后,仆射不再加此号.从此仆射就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 左右仆射在唐代曾数次改名,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为左右匡政;武后光宅元年(684)改为文昌左右相;玄宗开元元年(713)改为左右丞相;但不久都恢复原名.玄宗开元时期,仆射虽名为丞相,实际虚名无实.唐代后期常以仆射为节度、观察等使的加官,用以表示其品秩的高下.于是仆射成为虚职,不但不是宰相,连尚书省本省事务也不过问. 五代至宋沿袭唐代后期之制.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均为宰相.徽宗时又改宰相为太宰、少宰.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名左右仆射,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又改名为左右丞相,此后,不再有仆射之名.。

推荐阅读
  • 努比亚z9max手机音乐效验

    该机拥有HIFI级音乐芯片,音乐效果不凡。具体体现在:1.音量调节,正常听音乐中高低音都是一个音量,而杜比音效能动态扩大某个音量。比如放打鼓声,杜比会及时提高低音加强鼓声。2.加强音域,杜比音效有开阔、集中、…

    百科 2024-09-20
  • 是atChristmas还是inChristmas

    此处该用“on”。在圣诞节正确表达应为 “on Christmas ”。有具体日期的,比如知道几月几日的都用“on” ;不知道日期,但知道年份和月份的用“in” ,知道具体时间,比如几点几分用“at”。…

    百科 2024-09-20
  • 个体工商户应交纳什么税

    纳税标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文件精神 ,定期定额征收方式适用的税种及税率如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百科 2024-09-20
  •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是什么意思

    材料成本差异额,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差异率负数表示节约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小。正数表示超支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大。…

    百科 2024-09-20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 淮南子…

    百科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