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表内乘除法是全册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大都按顺序背熟练有余,但随意抽背就不顺利了。
也曾经有家长提到,该如何帮助孩子背口诀?我个人认为口诀不是背的,是用的,也就是说光死记硬背并不能使孩子烂熟于心,而要通过真实的用才能印象深刻、脱口而出。
那么在孩子初学之时,如何帮助他们尽量快而准确地记忆口诀呢?
一、按顺序背诵必不可少。
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点。
中国人学乘法可谓是独具优势,由于发音简单,因而琅琅上口,对于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运用自如,更何况我们这一代见多识广的小学生呢。
二、理解口诀的意义。
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口诀的意义应该能有较好的理解,对于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会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6×8,表示6个8或8个6连加,那么当学生背不出口诀时,可通过加法算出结果,或者通过它的意义估计出积的结果大约在50左右,继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结果,朝这个范围思考口诀。
三、推算出口诀的结果。
当学生能按顺序熟背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
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四、找积的特点。
我们还可通过积与因数的一些特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或判断结果的正误。
例如:1的口诀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记忆,积与另一个因数相同;2的口诀结果都是双数,也就是学生常说的“2、4、6、8、10”;5的口诀末尾不是“5”就是“0”,看另一个因数,是双数则积的末尾是0,是单数积的末尾就是5。
再有就是根据两个因数来判断积的奇偶性,“双数×双数”积是双数,“双数×单数”积是双数,“单数×单数”积是单数。
当然这一判断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难度,适合思维拓展题,若仅仅是为了判断积的正确与否,也许孩子们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戏中熟练。
我想这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记忆方式,因为纯粹背诵会显得很枯燥,多背一些,孩子就会由于兴趣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补口诀比赛”或通过一些网络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
在家里,学生也可下载一些类似的网络游戏或与家长玩“算24点”的游戏增加口诀的运用机会,孩子们会很快发现口诀记忆并不那么困难。
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正所谓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乘法口诀的运用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练的掌握,课堂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当让孩子感受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这点需要家长配合,利用一切与之有关的机会让孩子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结果,相信孩子们会乐意把他们所学的知识在家长面前展露,体验自己学习的价值是极其快乐的,这会激励他们学得更多。
-
努比亚z9max手机音乐效验
该机拥有HIFI级音乐芯片,音乐效果不凡。具体体现在:1.音量调节,正常听音乐中高低音都是一个音量,而杜比音效能动态扩大某个音量。比如放打鼓声,杜比会及时提高低音加强鼓声。2.加强音域,杜比音效有开阔、集中、…
-
是atChristmas还是inChristmas
此处该用“on”。在圣诞节正确表达应为 “on Christmas ”。有具体日期的,比如知道几月几日的都用“on” ;不知道日期,但知道年份和月份的用“in” ,知道具体时间,比如几点几分用“at”。…
-
个体工商户应交纳什么税
纳税标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文件精神 ,定期定额征收方式适用的税种及税率如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是什么意思
材料成本差异额,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差异率负数表示节约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小。正数表示超支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大。…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 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