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懂佛学的进来看看出家人如何做到六根清静的
做到六根清净应用的是戒,叫做根律仪戒。
经典当中说,比丘不取总相,不取别相,律仪于眼,防贪嗔痴侵入。 意思就是说,不要去注意最大的特点,也不要注意次要的特点。
眼睛看到的只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只是耳朵听到的。
抵御性欲,是需要修不净观,或者思维不净。就是一些恶心的东西,比如骨头,内脏,血液,尿液等等。
修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是不同的,思维是取一个不净的相,比如是肿胀,青淤或者骨头乃至是内脏等等,作意也就是想象出来一个形象,然后不断的去注意它,注意它的不净。而思维的方法,则是随意的,比如喜欢哪里就思维哪里是不干净的,如果加上作意,作用会更强一些。
但是这些方法都是要平时就积累的,没有说可以性欲产生了,才去思维或者修习的,那样基本上是没什么用的。 看经书的话,一般的讲法的经书是都可以的。
满意请采纳。
2. 为什么修不净观能制淫欲
人的杂念很多,淫欲即其中的一种杂念,且对静坐有很大的影 响。
静坐时产生淫欲,必会使静坐半途而废,故制止淫欲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制止淫欲呢?这里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叫做修不净观。
不净 就是肮脏、不干净,通过想自身或思慕对象的肮脏、不干净,可有 效地制止淫欲。修不净观时,当思自己的身体受胎时,无非父母精血污秽不净之物,和合而成。
住胎时是在母腹肠脏粪秽的处所,出胎 以后,从头至脚,自外至内,都充满了污秽的浊物。外面有两眼、两 耳、两鼻孔,以及口、大小便道,共计九窍,每窍无时不在那里排泄 脏物。
加以遍身的毛孔,发散汗垢,里面的五脏六腑,脓血屎尿无一 物不是污秽不堪!男子观想女身,视同一个皮袋,外形虽然美丽,内 中其实是臭粪;女观男身,也是这样。久久观察,淫欲自然减低以至 消失。
3. 佛门中断淫欲的几个方法.总有一个能克制
李炳南老居士---(戒邪淫),人云作亲人观,不过方法之一种,此药不灵,须另换药,可取五种不净观行之,试看如何。
在家人原许结婚正淫,又何必专思邪淫耶?纵不学佛而犯邪淫,亦为道德法律所不许,更受因果报应之支配,求快于片刻,受苦于千劫,真聪明人,自能抑制。人云作亲人观,不过方法之一种,此药不灵,须另换药,可取五种不净观行之,试看如何。
(注):五不净观为:
一、种子不净,是身以过去结业为种,现以父母之精血为种。
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
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
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不净物所合成。
五、终竟不净,此身死竟,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
问:设有佛子淫欲炽盛,当以何方便法教其离欲?
李炳南老居士答:此须分言,若无目标,自意发淫,当想欲火一炽,即是地狱之因,或想火城狱、或想热屎狱,其欲自息。若有目标,宜作不净观,或对长者作母想,幼者作子想,而人性未泯者,当亦自息其邪矣。
4. 那些让人修不净观的图片是否有点过了
不净观的修行也是分各个阶段的,南怀瑾老先生根据禅秘要法原译开示中曾提到过:根据律部记载,当世尊住世说法时,有许多比丘,从佛修学到这个程度,就生起厌患色身,厌离此身的偏见,因此而有灰心自杀的行为。
这就是被死魔所迷惑,仍然沦堕而不能了生脱死。所以修学到此,出现这种心念时,须特别注意,勿落此魔障为要。
因此,世尊又说:修不净观到达如此境界,或自心生起厌世恶身的观念时,应当立即改变修观的方法——“当教易观”。所以说正确的修行不净观可以让人看破皮囊,了悟刹那芳华而不会产生厌弃自身产生自杀的念头,死念是死魔迷心,要看破生死就不能堕于魔道。
而且如果没有名师指点前人带路是不建议修行不净观的,原因也是在于此。
5. 在修行的路上遇到淫欲加重怎么办
问:在家修行之如何克服淫欲 答:我已受过五戒,乃至菩萨戒,但淫欲之火不易克服,如何是好?淫欲是人类最难游过的爱河,乃无量劫来所共依共命之处,难割难舍又难断,如胶如漆又如丝!这些观念,佛门弟子必须要有所共识的。
受过五戒(梵语panca silani)与菩萨戒后,正是好修行之际,要从淫欲净化解脱,的确不是用嘴巴讲讲就行了,境界一旦现前,功夫深浅即可分晓。这位仁者啊!法无定法,应机则宜,数息观、骷髅观、不净观、坐禅、念佛、礼佛、诵经、礼忏,皆无法产生效果,业障深重,难调难伏,没关系!再换个方式,暂时出去外面散散心,往郊外风兜风,往山水处游荡,欲心会逐渐转移作用!尽量避免色情交谈,避免看听色情书或音乐,尽量避免易激起欲火之欲乐,在凡夫地禅定功夫不够,易被境所转,所以发心修行初步功夫,必须暂时不要太接近色欲之境,毕竟不易转境,反而易被境所转。
欲火燃烧渐渐消逝后,应该再接再厉,或念佛、礼佛、诵经、参禅悟道。佛门相信,的确有些人业障很深重,当欲火激起之际,难熬要命,一切清净之法对他来讲,完全派不上用场,当下失灵,是故,守戒不易,唯愿仁者奋发图强,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功不唐捐,苦尽甘来,黎明之前,必有一段黑暗的挣扎与冲刺。
(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如果当淫欲炽盛,应以何方便令其离欲?答:凡夫在修行的历程,尚未证得果位,有时会淫欲炽盛,是在所难免,因为众生所以为众生,就是以淫欲为生命的所依所归,动不动淫欲即时现前,的确难调难伏。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藏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 由此可见,淫欲的确是生死的泉源,是带动众生沉沦六道的原动力,是故大圣佛陀常教令弟小要勤修梵行,净化淫欲之心,解脱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
应正观诸法无自性,本性不可得,乃幻化缘起,缘起必缘灭,无常故,淫欲之心亦缘起,心与境结合,产生相应,淫心便起,是名缘起。正心观淫心,淫心即起即灭,瞬眼生瞬眼灭,如幻如化如电如泡如影,丝毫不可得,诸法毕竟空故,若如此正观淫欲之心,即可根治淫心之道,亦名正观。
曾经有佛陀的弟子,欲心难止,欲断男根以消淫心,佛陀教化他说:汝欲断阴,不如断心,淫由心生,心止则淫灭,心与淫性本空,何有淫欲可得?此弟子听完之后,恍然大悟,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梵语arhat)。佛说四十二章经云:“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修道者理应痛下决心,令淫心早求解脱(梵语vimokso),普证菩提。
不然的话,淫心无时无刻皆随从吾人二六时中,如同定时炸弹,皆有爆炸的可能性,岂可不慎!愣严经云:“修行如不断淫心,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修行一定要断淫欲,但如何方便为疏导?答:淫欲是与生俱来就有的,非一旦一夕就能净化断除,必须尽非常的用功,才能达非常的成果,疏导的法门极多,举例不完,说之不尽,今就以佛法常提的几项,作为仁者所参究:不净观、骷髅观、父母兄弟姊妹观、淫欲无常观、淫欲空性观、淫欲当下涅槃观、淫欲不生不灭观,这些法门因人而异,根机不同,用法则不同,契机则宜。
修行一定要达成断淫欲的阶段,若不断淫欲,必落魔道,始终无法圆满佛道的。由此看来,大圣佛陀是如此悲切的告诉弟子,对淫欲应加以防犯,莫陷溺沉沦之深渊,我佛弟子怎能知而自陷苦处呢?(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
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又在芸芸众生工作,外有淫语邪词之引诱,内有生理上之冲动,何况在这亚热带,没有相当佛学境界的我,虽做亲人之观想,亦不能克制魔障。自知生前业重,请指示方法,尤其难者生理上的抑制。
(纪禹) 答:在家人原许结婚正淫,又何必专思邪淫耶?纵不学佛而犯邪淫,亦为道德法律所不许,更受因果报应之支配,求快于片刻,受苦于千劫,真聪明人,自能抑制。人云作亲人观,不过方法之一种,此药不灵,须另换药,可取五种不净观行之,试看如何。
(注):五不净观为:一、种子不净,是身以过去结业为种,现以父母之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
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不净物所合成。
五、终竟不净,此身死竟,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请指示几本佛教持戒方法的书籍及因果神通书籍!(纪禹) 答:初学看戒,有五戒相经笺要一书最易了然。
因果书多不能举,流通佛经之处,谅必皆有,但文白之语不同,此须自己选择。有《寿康宝鉴》及《欲海回狂》二书,均说犯淫之害尤宜先取读之,此先生对症之药也。
(出处同上) 问:有人未娶妻,亦未侵犯过女淫,但有时欲火燃烧不能自禁,常犯手婬,此患何法可治。
6.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云法师答:一起欲念,马上观骷髅骨,就好。
再是,平常要练习观、观得像真的一样。人死了,过几天,身上都变黑,那个难看哪、也脏。
还有,死尸要是有味气了、也是难闻,叫尸臭。把骷髅骨图一展,小张也可以,大张当然更好。
不过大张在屋里挂,在学校宿舍别人看见不欢喜、就用小张。常常观、常常观,一起欲念就观。
普通叫欲火呀!这就是消防队的救火车一样──不净观,那很重要、很重要!多贪众生不净观。连吃饭也可以作不净观。
明天吃饺子,饺子吃完了,后天呢?饺子都哪儿去了?大家都到厕所,拉在厕所里头,这也是脏,做不净观最好,多贪众生不净观。这就是不净观运用在修持上。
男女做不净观,以至于饮食都作不净观,这就好。每天,有时候早课后、或早课打钟的时候打坐作不净观好。
欲念个人不同,还有一个时节、时期不同。大体欲念轻淡的、善根深厚,道心道念坚强的,这就可以修行。
不过都得要对治。还有,有一阵子就是欲念很少;有一阵子欲念很多。
总是准备作不净观最好。再是,众苦都是从这儿来的,想着不受苦,就不要起欲念。
或者再作五不净观。我们的身体,小孩儿不懂,以后渐渐懂、尤其信佛了,才知道身体这个血肉之躯是男精女血结合的。
生产的时候,我小时候,邻居有一个太太,本来是寡妇,守寡负担不了生活、还两个孩子,她就改嫁,改嫁又经过一年两年、生产,在床上滚、生不下来。母亲说:该死了、该死了!就这样骂。
过三天生下来了,俗家嫂嫂去看,回来对母亲说:还是倒生的。母亲和嫂嫂这么讲,就像参禅一样,我也不懂什么意思、还叫倒生的,怎么叫倒生的?等嫂嫂走出去,我问母亲怎么叫倒生?母亲说倒生的是腿先下来。
我说:人生的时候,不都是腿先下来?像降落伞部队一样吗?母亲说:不是!生的时候都是头先下来的。我一听:唉呀!这不是颠倒中的颠倒吗!众生就是如此。
那么生极乐世界怎么生的?是莲华化生。《阿弥陀经》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有莲花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
青、黄、赤,一切宇宙人生所有的颜色就是这三种配合的。人生下来那个味道腥、恶;要是生极乐世界就微妙香洁。
这就是有欲念、没有欲念的关系。再是,要不对治欲念,不把欲念观没有了,生死不能了。
再是欲念是假的、虚妄的,在美国看,这不是白种人黄头发蓝眼珠吗?黑种人就都是黑的难看,大红嘴唇像个血盆一样,黑种人也看黑种人美,白种人看白种人美,就是众生业障所使。还有,两人有夫妻的缘这个男女,彼此就看得美。
要是能破、就超越生死。再高一点根基就是转念、不想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好!再是有欲念,脱不了人身,将来临死那天怎么办呢?生死怎么了呢?又去投生。人投生为人,就是依着欲念来的。
狗呢?老狗生小狗也是这样,猫也是。一定想法怎么断,拜佛忏悔,求佛力加被,再是持咒、尤其楞严咒。
早晨一起来就念楞严咒就是为的降伏欲念。《楞严经》中,阿难尊者那都是佛菩萨再来示现的,也是示现被欲念摩登伽女给控制住了,身不由己,这是根本问题。
要是修得像广钦老和尚那样就好了,就没有这些。再是弘一大师当年在东京演茶花女,出家毅然决然做个苦行头陀,以后,那些行迹种种,就是开悟而有所证得的意境,给夏丏尊的信说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相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那是开悟的意境、好!要是不断欲念,遇着狗胎,该生做狗就看狗胎好,该生猫就看猫胎好。
还有,连百步蛇看着百步蛇也好。所以,欲念是错觉,不是真正的真心,业力所使。
五不净观,第一、种子不净,普通说是男精女血结合的,这是种子不净。第二、生处不净,从产门生的。
第三、相不净,就是新陈代谢不净,喝了尿、吃了拉。第四、性也根本不干净的。
第五、究竟不净,死了,变成死尸了。时常有时候到慈德寺,那时候,林居士的公子故去了,我去看,火化才抽出来,死尸就变成骨灰了。
这样作不净观好,再是勇猛精进拜佛。还有,有时提撕自己清醒,譬如猫在墙头上叫叫叫!可能是男猫找女猫,人也是一样,这就清醒,要没有这个就可以修行了。
要不是,有夫有妇的,我们看这个很没有意思。要是这一念能控制得住、能把握得住,不受它调理,那就可以修行了,而且有时间。
慈舟老法师七十多岁拿本书在那儿看,侍者是我一位戒兄,小戒兄对我说:你看老法师像个老学生一样,拿着书还这么卷着看。要是在家,劳碌奔波赚钱,夫妇好了就好,一个恼了也是动刀啊!还有,对治欲念,一个人在山里,我问:倘使欲念来了怎么办?他说:我就厉声念佛!大声念念念,念一会儿,没有了!再是自己有常常看的、特别欢喜的经,常常拜佛。
再是同学、同参道友,彼此在一块修行这种生活,切磋琢磨,也少有欲念。一个人太空闲,大家在一块,再有什么困难的、也要忍耐,比一个人好。
能海大师曾经到苏州灵岩山给大家开示,那时候灵岩山寺住众能有两百人,能海大师说:马铃薯一个一个洗很费事,要是两百个马铃薯一块儿洗,这么拨弄、用水龙头的水再冲,这样活动活动,一块儿洗较比快,就是彼此切磋。他在那。
-
努比亚z9max手机音乐效验
该机拥有HIFI级音乐芯片,音乐效果不凡。具体体现在:1.音量调节,正常听音乐中高低音都是一个音量,而杜比音效能动态扩大某个音量。比如放打鼓声,杜比会及时提高低音加强鼓声。2.加强音域,杜比音效有开阔、集中、…
-
是atChristmas还是inChristmas
此处该用“on”。在圣诞节正确表达应为 “on Christmas ”。有具体日期的,比如知道几月几日的都用“on” ;不知道日期,但知道年份和月份的用“in” ,知道具体时间,比如几点几分用“at”。…
-
个体工商户应交纳什么税
纳税标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文件精神 ,定期定额征收方式适用的税种及税率如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是什么意思
材料成本差异额,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差异率负数表示节约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小。正数表示超支差异,即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大。…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 淮南子…